不忘初心勇担当,坚守疫情第一线
——张大勇同志先进事迹
张大勇,男,汉族,吉林省梨树县人,1977年3月出生,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梨树县委组织部干部档案馆(干部信息管理中心)副馆长(副主任)(正科长级)兼县委组织员、霍家店经济园区临时工作组成员、法学会会员。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重要时期,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霍家店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挑重担、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不忘初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街道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张大勇同志作为霍家店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充实到奉化社区工作组领导干部,带领社区职工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
对于张大勇同志来说,社区就是他和"战友们"的"主战场"。奉化社区位于县中医院西侧树勤街197号,下辖18个小区,弃管小区13个,现有居民4632户共有10000余人,辖区内外出人员务工数量多,给张大勇同志及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在摸排返乡情况中带来了不少压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里都不要有丝毫顾虑,关键时刻社区干部要冲到一线、我们党员同志更要挺身而出,条件虽然艰苦,但抗击疫情不能等,我们都要行动起来。"这是张大勇同志对社区工作者说的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毅然不顾家中年幼的儿子女儿、放弃了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坚持在战斗第一线。带领社区干部对社区进行排查工作,进行周密筹划,冷静部署,使排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疫情防控面前,他没有丝毫考虑自己。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每天带领社区干部进小区入户排查,带领梨树镇卫生院医生向居家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向群众宣传做好消杀和测温,确认着每一个群众的返乡时间及信息,全力以赴把好社区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
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张大勇同志自编疫情防控顺口溜响彻街道辖区村社区的角角落落,他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单单靠街道、村和社区工作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要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他带领村组工作者加强宣传引导,先后入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手册》《霍家店街道办事处关于辖区居民实行出行管控的公告》等2000余份,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易企秀、微信群等一系列的宣传方式,切实有效的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牢记使命,与时间赛跑仅用19小时紧急打造临时安置点隔离区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他逆向而行不惜代价、防控疫情不避艰辛,全力构筑群防群治防线,阻断疫情传播,用无畏的身影凝聚出制胜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用铁肩扛起使命,让疫病恶魔无处遁形。
明知新型冠状病毒易传染,他却义不容辞地请战;明知是战场,却义无反顾地与家人“逆行”,2月1日下午16:00因县隔离区床位紧张,县委、县政府决定紧急启动停滞企业巴厘岛生态园床位,由于巴厘岛生态园酒店已停业1年半,258间房间都需要在一晚上整理收拾干净,张大勇同志主动请缨从奉化社区迅速充实到隔离区,首先要清理遗留的大面积垃圾及灰尘,由于宾馆闲置时间长设备老化长时间未供暖和水,阴冷的室温低至-10℃滴水成冰,为减少安全隐患清理灰尘只能用酒精擦拭,张大勇同志带领街道干部拿着扫帚、抹布,扫垃圾,擦灰尘,听不到埋怨,看不到娇气,疫情面前全力以赴、不讲条件的场景令人感动。19个小时过去了,当晨起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隔离区的时候,48间床位已布置完毕,第一批隔离观察人员平安入住,但是张大勇同志并没有松劲,一直在最前线指挥工作人员清理余下的210间床位。由于接触的都是隔离区的人员加之6号令的实施,他的孩子尚小抵抗力和抗病毒的能力都不完全,为了避免间接传播,他只能选择了在单位暂住,“白天摸排撰写稿件、下午制作各种图板清理床位、晚上汇总各种报表、深夜挂横幅贴宣传单”。张大勇同志“逆行”而上,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却咬紧牙关,始终默默坚持。他常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加上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疫情一日不除,共产党员一日不退。"坚定有力的声音,无不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张大勇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街道、社区工作者,始终把防控疫情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辖区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