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铁西区以打造法治小区样板提升基层治理法治水平

2023-03-30 09:42:01 | 来源: |作者:

四平市铁西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紧紧围绕改革城市社区治理大局,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思路,以打造“法治小区”为切入点,探索推动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调研+研判,谋划法治小区建设路径。一是调研走访,摸清底数。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始终以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基层法治建设,通过对全区居民小区进行摸排走访,确定了条件相对成熟的大禹加州湾小区进行重点培育,该小区占地面积36.8万平方米,共80栋住宅楼,入住居民3610余户、近11000人,小区各项设施比较完备,基础条件较好。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物业公司的总体概况、发展历程、服务理念及园区建设等方面的诸多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并对小区治安状况、“双实”信息录入和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掌握,找准了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二是组织引领,精准施策。区委政法委制定下发《四平市铁西区创建“法治小区”实施方案》,成立法治小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区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法治小区”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大禹加州湾小区确定为法治小区创建试点单位,全力打造新型法治小区。三是迅速启动,建立机制。充分运用“党建+法治”思维,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三位一体”,明晰管理服务内容,依托小区法律服务站工作“辐射”,邀请“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网格员、政协委员等共同梳理法规政策依据清单,厘清小区事务,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建立小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和小区物业服务便民清单,明确各类服务内容,组织召开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定并通过小区业主公约,设立“民情反光镜”,让物业公司、社区干部、业主等都成为监督员,进一步细化充实小区内部治理工作,对业主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二、党建+法治,建强法治宣传阵地载体。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握牢治理方向盘。打造红色运行机制,以小区党支部为关键着力点,突出党的引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治理体系,形成“党支部+物管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格局。同时,以小区法律服务站为依托,将每个楼栋单元作为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格,并在单元格内的党员培养出一名到两名法律明白人,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社区党建微网格全覆盖,构建居民网格更贴心、专属网格更专业的微网格矩阵,逐步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居民为核心的党群联动治理共同体。二是增加法治元素,创新阵地载体。将党建与红色物业活动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在大禹加洲湾园区东侧打造了法治小广场,将法治元素融入小区公共设施,设置法治宣传读报专栏、依法治区学法专栏、“法治小区”活动展示和法治宣传栏,通过漫画、警示语、案例分析、问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法治宣传有机融入到小区法治建设中。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大讲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宣讲、“守正道送新风”宣传扫黄打非活动、“法治小区”创建暨反电信诈骗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宣传、宣讲活动,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三是丰富宣传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坚持以法治为基石、以便民为宗旨、以服务为核心开展“法治小区”建设,按照“群众所想我所为、群众所需我必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服务的“最后1米”。同时利用标语、横幅、海报、小区微信群等方式,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建立灵活多样的法治宣传新阵地。组织政法系统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场次,法治讲座3场次,发放宣传单、宣传图册1000余份,发放宣传袋400余个,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法治精神,接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让法治文化真正走到居民身边,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营造法治的生活氛围。

三、共建+共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一是延伸触角,构建工作体系。延伸依法治理触角,创新基层法律咨询服务站工作新模式,通过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法治广场和基层服务站法律服务功能和工作机制,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往小区辐射、同网格结合、向群众延伸,打通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米”,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小区管理制度,聘任专业法律服务站站长。二是整合资源,建强法治队伍。切实发挥小区业主中党员干部、政法干警、退役军人和人民教师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作用,带动广大群众争当“法律明白人”,将“法律明白人”纳入小区志愿者队伍管理,协助配合基层网格单位在小区内开展法治宣传及基层治理工作。每月定期对小区内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涉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和研判,做到范围广,程度深,措施细,不留死角,形成了党员融入、群众聚力、政法干警共促发展的工作合力。三是综合施治,提升化解质效。在小区内组建法治服务志愿者队伍、纠纷调解队、援法议事工作队,参与小区治理。召集离退休公、检、法、司人员和熟悉法律法规的业主,建立法治服务志愿者队伍,采取预邀服务制度,根据小区内群众的法治需求,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解队负责排查化解小区内的矛盾纠纷工作;援法议事工作队实现“群众事群众议”,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小区治理法治氛围。

四、线上+线下,激发法治小区整体效能。一是线上及时沟通。通过电话回访和建立大禹业主法律咨询服务群来登记解答,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40余次,大禹加州湾业主法律服务站承担起小区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任务,利用其熟悉小区环境,切实有效地调解了居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解决了小区治理力量不足,服务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法治理念为基础和载体,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二是线下科学解答。聚焦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预约来到法律服务站和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进行现场解答,为小区业主办理了多年未解决的房屋产权问题,调处化解了房屋瓦片刮风移位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30余人次。用法治资源和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构建法律咨询全方位服务体系,引导小区内各类主体依法参与小区共建,形成居民为核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治理共同体。三是定期定时回访。小区法律服务站通过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摸、分析、研判,梳理出仍存在风险的涉家庭婚恋、邻里类矛盾纠纷,采取家庭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回访工作,回访率达到100%。通过回访行动,进一步做到了对小区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应对有策,将全力以赴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位,不仅提高了辖区群众夫妻、邻里之间的和谐稳定,而且还受到了许多当事人的称赞!同时,最大限度预防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引入小区治理,将小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抓试点、抓先行,营造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以“微管理”撬动基层“大治理”。


地址:四平市英雄大路1719号 电话:0434-3626695 传真:0434-3626695
Copyright©2014 by www.spfxh.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