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09:32:39 | 来源:双辽市法学会 |作者:
双辽市法学会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双辽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赵新华
各位理事:
下面,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双辽市法学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以来,在市委、市政法委的领导下,在上级法学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组织推动法学研究、提升法治宣传水平、大力拓展法学交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引导能力
对加强党对法学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省法学会和四平法学会年度工作要点,利用各种形式和不同载体,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组织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传达了省市法学会工作精神,开展工作新局面。
加强组织建设,广泛采集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法学学者人员信息,建立了法学人才库,新增会员81人,做到了信息全、情况明,并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五年来,先后建立了22个法律咨询服务站,达到了“三有”,办公有地点、活动有经费、岗位有人守,实现了法律服务全覆盖。
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团结、引领、服务”工作方针,主动融入平安双辽、法治双辽建设。认真完成上级法学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2014年我们选送4幅摄影作品参加省法学会举办的“宪法宣传日”摄影、书法、绘画活动,张树明的《雪乡人家》获得三等奖,其余3幅作品分别获得优秀奖。四平市法学会开展理论研讨征文,我们选送市法院魏士萍撰写的《浅谈民事诉讼证据关于鉴定规则》一文,获得三等奖。
积极参加上级法学会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组织法学会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撰写法学文章,参加“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遵法与尊法》和《农机合作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别被《法治吉林建设研究》2016年第四期和《四平法学通讯》2016年第四期采用。认真抓好《双辽法学》期刊编撰发行,现已出版10期,受到上级法学会好评。
三、认真开展“四个一”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和专题法律讲座。在市老干部局举办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识讲座,全市22位离休老干部和老干部局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了这次活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先后讲解了老年人享有法律赋予的自由处分自己名下财产的权利、要求子女赡养自己的权利、自由再婚不受干涉的权利、自由订立遗嘱的合法权利、继续获得教育的合法权利、获得社会关爱的合法权利和获得司法援助等七大项合法权利。
二是法学会驻拘留所法律服务站工作常态化。为了充分发挥法学会组织的资源优势,维护被拘留人员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人权和促进公正执法,节约社会资源和诉讼成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双辽步伐,今年初,双辽市法学会在公安局的支持下,在市拘留所开设了法律服务站。市拘留所对法学会工作十分支持,为服务站提供了实现了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到年末,市法学会拘留所法律服务站共为拘留人员讲了6堂法律服务课。主要工作职责接受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参与矛盾化解、提出执法建议等法律服务工作程序。拘留所对在被拘留人员进行入所教育时,以适当形式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服务,被拘留人员法律服务知晓率要达到100%。
三是组织法学工作者走进校园,义务宣讲未成年保护法等有关法律。一年来,组织离退休法律工作者先后深入全市28所中小学作法治专题宣讲,听课人数达1万余人次,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制意识。利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与普法志愿者深入到各个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日”活动。青少年法律服务站除普法宣传外,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维权,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方便法律咨询,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了服务电话,随时为广大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群众解惑答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共为学生家长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四是启动了政府信访局法律咨询服务站。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去年10月下旬,经过认真挑选,聘请了一名具有多年公安司法工作经验和法律知识的退休干警担任市政府信访局法律咨询服务站站长。该机构成立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运行良好,共接待司法和法律咨询6起,均获得当事双方满意效果。
五是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去年10月17日,与市关工委、市人民法院、市教育局和市职业中专联合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学校选择了120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以学生发生在校园的矛盾纠纷案例为素材进行模拟审判。其中,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角色均由市职业中专学生担任。“庭审环节”严格按照法院的庭审流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法庭最后陈述、当庭宣判等“庭审”阶段完整呈现。在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学生们惟妙惟肖地表演展示了法院审判人员严谨、一丝不苟的法律工作态度以及公平、公正的法律工作精神,营造了法庭严肃、庄重的氛围,让所有在场旁听人员都真正融入到整个“审判”过程中。“庭审”结束后,市职业中专法律顾问对本次“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表现,并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五是认真组织“双百”普法教育活动。去年12月9日开始,聘请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来双辽举办《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兼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场报告会。参加人员有全市政法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法律服务站站长、部分政法干警和市法学会全体工作人员,共120人。
四、社区法律服务再结硕果
郑家屯街东华社区法律服务站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下移服务重心,规范完善法律服务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要求与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平衡矛盾,创建多渠道、多形式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全覆盖。法律服务站成立两年多来,对来自社区所有咨询人员一律免费,共接待区域内外咨询人员260人次。共帮助3名失学青少年家庭相继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2名失学青少年送法律知识书籍5套。调解民事纠纷9起。有效地杜绝了“三无”现象的出现。2016年,东华社区法律服务站被市法学会评为法律服务先进单位和省法学会先进单位。
在过去的五年里,法学会围绕双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法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制度,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倡导优良学风,开创了我市法学工作新局面。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爱岗敬业,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仍需提高。二是推动法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更好结合的有效途径方法仍不够丰富。三是法学研究的氛围仍不够活跃、载体阵地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全市各部门法学会建设发展仍不平衡。五是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力气、花功夫,认真解决。
各位理事,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在上级法学会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开创我市法学工作新局面,为早日建成法治双辽做出新贡献。